×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首页 > 发现研究 > 专业文章

证券虚假陈述踩雷!股民索赔最关心的十问十答 | 发现原创

2025-03-28344

image.png

您是否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虚假宣传或隐瞒关键信息而遭受了真金白银的投资损失?当资本市场出现“雷声”,您的账户缩水是否总被归为“市场波动”?其实,法律赋予您向责任方索赔的权利!但面对繁冗的诉讼流程和陌生的法律术语,您是否感到无从下手?


别担心,我们为您梳理了证券虚假陈述索赔的十个核心问题,从“如何快速判断索赔资格”“赔偿款何时到账”,手把手教您理清思路、避开雷区。花5分钟读完,您也能成为半个“索赔专家”!


一、如何快速判断索赔资格?


很多投资者遇到虚假陈述案件时,最关心的是“我有没有资格索赔”。下面教您“自查”小妙招:


1.查公告:确认上市公司是否被证监会处罚或法院刑事判决;

2.对账单:检查证券账户交易记录是否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后买入、揭露日前持有;

3.算损失:估算投资差额。


关键提示:

1.若揭露日后明知虚假陈述仍买入(如“博反弹”),可能败诉;

2.即使上市公司未被行政处罚,也不能直接认定投资者缺乏索赔依据。根据北京金融法院审理证券纠纷案件统计表明,超过20%的发行人未受到行政处罚,因此,具体情况建议联系专业律师结合案件细节综合研判。


二、证券虚假陈述的常见套路


主要有两种常见套路:诱多 vs 诱空。实务中,诱多型虚假陈述居多。


➡️诱多型虚假陈述(忽悠您买入)

典型操作:

(1)编造假利好:如虚构大订单、夸大业绩;

(2)隐瞒真利空:如悄悄掩盖亏损、诉讼等坏消息。


目的:让您误以为要涨,赶紧追高买入。


➡️诱空型虚假陈述(吓唬您卖出)

典型操作

(1)散布假利空:如造谣被监管调查、合作方跑路;

(2)藏着真利好:如隐瞒资产注入、技术突破等好消息。


目的:让您恐慌割肉,低价交出筹码。


还有三种具体形式:


(1)虚假记载(明目张胆说谎)

例子:财报收入虚增5亿、假称获得专利。

本质:财务数据造假,或编造重大事实。


(2)误导性陈述(话只说一半)

例子:只说签约好消息,隐瞒合作方濒临破产。

本质:隐瞒关键信息,或拖延更正错误。


(3)重大遗漏(该说不说)

例子:隐瞒实际控制人变更、重大诉讼

本质:该披露的重要事项故意藏着不说。


三、索赔金额怎么算?能赔多少?


简单来说,索赔金额的计算公式为:


 索赔金额=投资差额损失 + 佣金/印花税 


接下来,咱们举个“买股票”的例子,手把手教您理清关键步骤:


第一步:锁定交易时间段


需明确两个关键节点:

1. 买入时段:从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后,到谎言被揭穿的“揭露日/更正日”之前

2. 卖出/持有时段:从“揭露日/更正日”之后,到确定索赔基准的“基准日”之前


第二步:计算股价差价


· 情形一(仍持有股票)


用“买入平均价”减去“基准价”(或揭露日后的卖出平均价),差价乘以持股数量,就是您的投资差额损失。


· 情形二(已卖出股票)


用“买入平均价”减去“卖出平均价”,差价乘以卖出股数,得出投资差额损失。


第三步:附加成本别漏算


除了差价损失,还可索赔交易产生的佣金和印花税,这些属于您的直接损失。


第四步:复权计算防误差


若股票期间有分红、配股等除权行为,需按复权价重新计算,确保股价和股数反映真实价值。


第五步:剔除市场干扰因素


若上市公司能证明股价下跌是因“市场风险”“行业政策”等其他因素导致,法院会从您的损失中扣除这部分影响。


若对损失计算有争议,可申请法院委托专业机构,采用“收益率曲线对比法”、“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等科学模型,精确量化虚假陈述对股价的影响比例,确保索赔金额客观公正。


四、赔偿款多久到账?


(一)赔偿款到账时间与诉讼程序密切相关,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调解结案

以泽达易盛案为例,上海金融法院对该案正式作出民事调解书,不到1个月,法院公告所有赔偿款执行完毕。此类方式效率较高,资金到账周期较短。


2.审判结案

    若通过法院审判结案,则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经历一审、二审等环节。


(1)一审阶段:法院立案后需经历排期、开庭审理等环节,一般为3-6个月;


(2)二审程序:若不服一审判决,可提起上诉,二审排期加审理期限一般为6-12个月;


(二)执行程序


调解结案或终审胜诉后,若相关责任方不按期支付款项,还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款到位时间通常为3-6个月(具体视被执行人资产状况而定)。


特别提示:

1. 以上周期仅供参考,实际耗时可能因案件复杂度、法院效率等因素有所延长。


2. 北京金融法院创新“示范判决+批量调解”新模式,以个案审理带动平行案件高效化解,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


五、参与诉讼复杂吗?需要投入多少精力?


(一)此类案件标准化流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 律师预审材料,制定诉讼策略、协助计算损失;

2. 满足起诉条件后3个工作日内向法院提交立案申请;

3. 法院立案后,律师全程负责跟进案件,参与调解或开庭;

4. 取得调解或判决文书后,督促回款。


此类案件若要快速推进,建议优先走调解程序;若调解不成,则进入审判程序。


(二)您的精力投入度:


初期:配合提供材料约1-2小时;
中期:偶尔接律师电话核对信息(月均<1次);
后期:取得判决文书或调解书后等待赔偿到账。


六、 起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必备文件一般包括:


(1)身份证复印件;

(2)证券账户开户确认单;

(3)完整交易对账单(需显示买卖时点及价格);

(4)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书或者法院的刑事判决书等。


个案情况不同,具体案件资料可能存在差异。


七、哪些情况下投资者更容易打赢官司?


符合下列情形,胜诉率大幅提升:


情况一:造假已被官方“盖章”


条件:上市公司造假已被证监会处罚,或者同类型案件已被法院判决


意义:相当于官方认定了造假事实,您不用自己再费力气证明


情况二:您在“造假期间”买卖股票


关键时间点:


1. 造假开始时间(实施日)之后买的股票

2. 造假被曝光(揭露日)或公司自己承认造假(更正日)之前还没卖出


情况三:亏钱不是大盘暴跌造成的


特别注意:如果亏钱主要是因为股市整体大跌、行业政策突变等不可抗因素,可能不算。


八、 除了上市公司,还可以向哪些责任方索赔?

(一)信息披露义务人


上市公司董监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若参与虚假陈述或未勤勉尽责,需按过错程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若指使或默许虚假陈述,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证券服务机构


承销商:未对发行文件真实性核查的,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若出具虚假报告,需按照过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康美药业案中,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及直接责任人员被判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


(三)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若对虚假陈述知情或未履行审慎义务,需按过错程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九、 诉讼时效还剩多久?


(一)诉讼时效起算点:造假曝光日/公司自曝日,哪个早算哪个


怎么算:诉讼时效从“揭露日”或“更正日”开始算:
揭露日(曝光日):造假被媒体/监管公开曝光,市场都知道了的那天。
更正日(自曝日):公司自己承认造假并更正公告的那天
如果两个日期不同,按早的那个算。


(二)诉讼时效中断:集体诉讼喊停时间表


集体诉讼的特别保护:
只要有人发起人数不确定的普通代表人诉讼,所有同类投资者的时效都会“暂停”,即使您没立刻加入诉讼。


三种重新计时的情况:

(1)没登记权利:集体诉讼登记期结束您没报名,那么时效重新开始算。
(2)撤回登记:报名后又反悔退出,那么从退出次日重新算。
(3)退出机构诉讼:如果投资者保护机构代理诉讼,您中途退出,那么从声明退出次日重新算。


特别提示:
(1)看到集体诉讼公告及时关注,登记期内该报名就报名;
(2)退出诉讼要谨慎,时效重新计算可能让您错过维权机会;
(3)保留交易记录,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十、 应该去哪个法院起诉?


关于起诉法院,记住两个重点:


第一步:找发行人“老家”


只看上市公司注册地在哪里,不用管您住哪里,也不用管券商/会计所这些被告在哪里。

若不确定发行人注册地,可查阅上市公司公告或咨询律师。选择正确法院能避免案件被退回,让您更快获得法律救济。


第二步:锁定当地中院/专门法院


哪怕只索赔1万块,也必须去发行人注册地对应的中级法院或专门法院管辖(如上海金融法院)。基层法院(区县级)不受理该类案件。


结 语


看完这十个问题,您是否对索赔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请记住:知道≠做到。


实际操作中,如何精准计算投资差额?如何证明虚假陈述与损失的因果关系?如何避免诉讼材料被法院退回?这些细节,建议联系专业律师结合您的交易记录、公告文件等逐一分析。



图片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得视为发现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 老年金融消费者维权:律盾护航,守护养老“钱袋子”
▲ 以案说法——解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常见问题
 企业反舞弊||金融机构关键岗位选聘的反舞弊案例分析与合规建议
重阳佳节话权益:老年金融消费者维权“九问九答”
▲ 民间委托理财陷纠纷:谁该为投资损失买单?
 2025金融人避雷指南: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实务拆解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深度解析——为您的投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