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发现漫读 ||《稀缺》

2023-12-09373

发现书院——一座法律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一个发现律师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践行发现书院的初衷,公众号全新推出《发现漫读》栏目。每个礼拜日,《发现漫读》与您如期相约。望您能在难得的周末时光,静下来与心对话,与书相伴,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对知识、智慧和真理孜孜以求的有灵魂的法律人。

image.png

image.png

作者: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埃尔德•沙菲尔

——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稀缺》用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穷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穷,富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富”的问题。


“任何形式的技能习得,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带宽,如果穷人缺乏带宽,那么他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使用技能。”



NO.1


内容介绍

《稀缺》解释了什么是稀缺,稀缺是一种未得到的、拥有少于需要的状态。把稀缺定义为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而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例如有的人说他没时间学习,但你会发现,他往往有时间去酒吧喝上一杯。所以这其实根本不是时间不够的问题,而是一种时间稀缺的心态。这种心态容易让人变得目光短浅,尤其容易让人产生借用明天资源的想法。比如书中就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了生活越贫困的人,越喜欢借高利贷,因为相比懂得延迟满足的富人,穷人更喜欢即时满足。除了花未来的钱,他们还会花未来的时间。比如总是没有办法按时完成今天的工作,今天的事总要留一个尾巴,等到明天再做,到月底又要开始加班赶工。所以忙碌且贫穷的人会为了每天的生计手足无措,贫穷的人永远缺钱,忙碌人永远缺时间,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全被眼前的琐事占据,从来不会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何跳出这样的怪圈。所以只能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稀缺的状态,陷入恶性循环。这本书揭示了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节约带宽”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让我们开始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把看起来很遥远但真正有价值的事放到我们的“带宽”中,真正从稀缺走向富足。




“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于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



NO.2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让忙碌的人警醒,贫穷的人振作”的书籍,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强强联合之作,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之后的又一部行为经济学重磅新作,《金融时报》2013年必读十佳商业图书。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