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发现漫读 ||《血与蜜之地》

2025-04-2099

image.png

image.png

血与蜜之地

作者:刘子超

——

从北到南,由冬入春,穿越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8个国家,23个城镇,再度见证世界的细碎与广阔。

 

对我来说,巴尔干似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NO.1


内容介绍

巴尔干半岛诞生了奠定欧洲文明基础的古希腊文明和拜占庭文明,也是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分庭抗礼的场所。这里是大国兵戎相见的战场,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交锋与较量的熔炉。沿着现代历史开始的道路,来到血与蜜之地。火车穿越于山谷的黑色皱褶,历史的幽灵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帝国的残影荡漾在亮绿的河水中,人类的爱与恨,将一一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他的身份、背景、教育程度,他的敏感、自尊以及对西方政治正确的不屑,几乎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底层。他逃离了战争,却逃离不了异乡人的身份。我甚至觉得,他被囚禁在了这里,囚禁在了西方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困境中。”


NO.2


推荐理由

跟随旅行作家刘子超的目光与脚步,开启一段穿越巴尔干半岛的旅程,走进那片流淌着鲜血与蜂蜜的土地。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但图片与短视频浮光掠影般的片面表达,很难深刻呈现出隐藏于一个个地理名称之下,那一座座看不见的城市,以及在时代与地理的褶皱之中努力挣扎的鲜活个体。探索世界的复杂与多元,或许就是旅行文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