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张海霞 || 回归初心,无畏前行

关注发现,认识更多有温度、有灵魂的法律人
2022 INTERVIEW
NO.101

01
张律师您好,先跟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发现(眉山)律师事务所的张海霞,今年36岁,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我是一个性格直爽但不泼辣,喜欢变化,喜欢探索,无畏挑战的重庆女娃儿。
02
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当律师的想法?又是如何进入到法律行业的呢?
其实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就有过当律师的想法。但因为当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当时我认为能够最快获得经济收入的方式,就是进企业做法务。我现在都还清晰的记得我入职的第一天,就碰到几十个职工拿着棍棒围在厂区门口讨要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情形,相当震撼。因为当时企业正在经历股权改制,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职工安置问题,我入职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办理了上百件劳资纠纷,每天都要不停的周旋在职工、劳动仲裁和法院之间,过程虽然艰辛,但那种与人“过招”且最后能和谐化解矛盾的感觉我很喜欢。后来我又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里面做了七年的行政人事管理,顺便了解了一些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兜兜转转近十年,虽然我一直徘徊在法律行业边缘,但学生时代埋下的那颗“法律人”种子并没有消灭。
2017年初,因为我先生工作调动的原因,我跟着他从重庆来到了眉山。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不得不面对重新找工作的现实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萌生了回归法律行业,找回初心的想法。我的先生跟我是大学同班同学,他毕业之后就一直干的法律工作,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经常都会有法律问题的探讨,所以当我提出想回归法律行业的时候,我的先生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与支持。就这样我在2017年的时候,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二次职业规划,成为一名法律人。



03
您曾在大型企业担任过法务和人事,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律师?这些经历对您现在的执业之路有何影响?
我觉得律师这个职业的包容性很强,无论你之前从事的工作是否与这个职业有关,只要你进得了这个“门”,它都能接纳你,并且过往的工作经历在成为律师之后,或多或少都可能为这个职业的发展带来助力。比如说我之前干过七年的行政人事管理,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大板块都有一些经验,也了解很多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及该如何去避免,这些在我做律师之后,在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或者做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专项辅导时,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在我过往的工作经历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跟人打交道,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应该怎样去沟通、协调、争取、处理等,这些也是成为一名律师需要去磨练的技能。我很庆幸在我过往经历里,有过一些沉淀。所以总的来说,就是自己的性格加上过往的经历,让我在做第二次职业规划的精准匹配时,成为一名执业律师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04
您目前的专业领域是什么?为什么会把方向定为这一块?
这几年我办理的民商事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劳动纠纷、破产业务以及担任政企法律顾问相对要多一点,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办案思路和方法。但我的执业年限还不长,所以我暂时没有给自己设限,我还想尽可能的多在实务中去摸索一段时间。



05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您的成长道路上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前几年我代理过一批民间借贷纠纷,开庭结束后我被一群旁听人员围堵,被各种威胁加人身攻击,后来得知这些旁听人员都是债权人,他们一致认为我不应该给被告代理,不应该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因本案涉及多个被告,我方代理的被告并非真实的借款人】。后来在法警的现场控制下,我与十多位叔叔阿姨“舌战”了近一小时,最终才让他们理解了我和我的代理工作。说实话,干律师这一行还真得要注意安全,另外还得要有同理心,要学会把代理人和当事人的角色分清楚。
06
您认为律师思维,在生活里有哪些体现?
就我个人而言,好的方面就是做事更加细致稳妥,考虑问题更加客观全面;不好的方面就是凡事都要追究个结果,拌嘴吵架的时候也想争个胜负。现在我都在尽量避免让这种不好的律师思维来干扰生活思维,毕竟这世界上永恒且美好的还是生活。




07
工作之外,您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多,总结起来大概是“吃、喝、玩、乐”四个字,哈哈。我有一个正宗的重庆胃,麻辣是我的口味基调,来眉山之前我平均每周要吃三次火锅,尤其喜欢在三伏天里吃火锅;闲暇的时候我也喜欢与好友们相聚一起开怀畅饮,畅聊人生;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我喜欢到处去旅行打卡,拍各种漂亮的照片;恣意的时候也喜欢去追自己喜欢的明星,去听听他们的演唱会。不过这几年疫情限制了我的脚步,加上孩子上小学后生活重心有所转移,所以我已经很久没有远行了,也很久没回重庆了。我很想念家乡的味道,很想念那段青春无畏的日子。
往期推荐
张 文 |
艾京皇 |
郗浚颖 |
刘书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