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发现人的温暖故事
2024年6月,由成都市律师协会摄制的首部微电影《成都律师》正式与公众见面。这部由成都律师参演,以成都律所为主要取景地的影片,以地道的“成都味”,用轻松诙谐的叙事手法,通过三位普通的成都律师,在工作、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从事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参政议政等方面的“法律小事”,展现成都律师的“初心”和“荣光”,呈现有温度、有烟火气的成都律师公益故事。
成都市律师协会
今天,让我们走进《成都律师》三大主角之一“王锦城”的扮演者——发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丁海律师,一起听听来自荧幕后面的故事、与感动。
2023年11月,正在整理资料的丁海律师接律所通知,原来是成都市律师协会正为筹拍一部律师题材的微电影向各大律所征集演员,彬彬有礼、内敛低调的丁海律师成为了发现所的首选推荐人选。
但因那段时间工作特别忙碌,丁海律师差点错过试镜视频截止日期,最后见缝插针在成渝金融法院庭审结束后,借用调解室完成一分钟自我介绍的视频拍摄,才压着上报的最后时刻完成提交。一周后,丁海律师意外接到电话通知,居然在众多参选视频中脱颖而出。
“那一刻,我的脑子是懵的,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好奇。”
接下来是见导演并试镜,丁海律师在工作夹缝中首次与导演见面,没吹发型、没换套西装的他心里一直嘀咕——“估计要黄”。
然而,人生本就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戏剧,处处充满无法预料的惊喜。没想到,导演一眼便基本确定丁海律师正就是“王锦城”这一角色的不二人选。
PART 02 我想演好“王锦城” 因为他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沉浸在选角喜悦中的丁海律师,原以为完全可以轻松驾驭、本色出演,读完剧本后随即感受到这个角色的分量,压力随之而来。“王锦城”作为整部影片拍摄场景转换最多、与不同演员对手戏最多、心里戏最复杂的角色,需要通过丁海律师的演绎让他从文字走向具象,变得有血有肉。
“看完剧本,王锦城击中了我的内心,他即是芸芸如我们一样普通的律师,一丝不苟、平凡忙碌;但更是律法从业者心中的“白月光”——心怀理想,以“法”丈量希望,以“初心”温润城市的法治建设。”
就这样,怀着激动而胆怯的矛盾心情,这位从未涉足艺术表演的门外汉正式“触电”,从背台词、走位、化妆、表情及动作管理等各个方面,正式开启了与“王锦城”的角色交融。为了演好“王锦城”,即便工作繁重、时间紧迫,丁海律师依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反复与导演讨论故事的戏剧冲突、沉浸琢磨人物心理、推敲设计人物对白和动作。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就是王锦城。每一次面对镜头,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我是他,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办?我努力用最真实地感受去表达、去塑造王锦城。”
PART 03
老杨关门、导演喊停的那一刻 眼泪自己跑出了我的眼眶
谈及拍摄,丁海律师忍俊不禁,导演安排的第一场戏,就是”王锦城”熬夜在办公室为李大爷等老百姓发声,写提报两会材料。他才反应过来,原来拍摄顺序和观众看到的电影完全不同。 “好在这场戏就在我们发现所拍摄,有事务所作为强大的后盾保障,道具、场地都十分给力,在熟悉的办公室,还有熟悉的同事——李莎莎客串搭戏,让我很快进入了角色。”
这场在深夜开拍的对手戏,需要演绎”王锦城”与老战友贺扬律师的情感交流,对丁海律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在将自己放进无数个独自熬夜、再熟悉不过的办公室,听着清脆的键盘声,脑海里满是为案件日行万步、口干舌燥的日常后,丁海律师的心终于静下来了……
导演评价丁海律师在戏中的眼神很灵,富有感染力,丁海律师诚恳的说,自己并没有刻意去练习。
“没有什么技巧,真的是发自内心,只要你相信,够坚定,眼睛里就会出来你心里所想的东西。”
PART 04 感谢发现 为我的人生添加了“神来之笔”
参演《成都律师》,让丁海律师对演员和律师的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深入理解和揣摩角色或案件。演员在表演时,需要熟读剧本、揣摩人物,用富有感染力的台词打动观众;而律师在处理案件时,也需要熟悉案情,揣摩案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侃侃而谈说服法官。 演员的目的是通过表演传达情感和故事,而律师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并争取最有利的结果——两者在工作性质和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表现和沟通方面的相似性却有共同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短暂的“触电”经历被丁海律师比喻成一次“神来之笔”的人生小插曲。完成拍摄,告别“王锦城”,丁海律师立刻无缝衔接回归到忙碌的日常,不同的是,他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我总感觉并没有告别王锦城,他住在了我心里。希望有一天,我也有能力,把屏幕里王锦城干好的事儿,真正做一回,让我的律师生涯,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