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治成为信念
当忠诚成为力量
铁与火
法律与权威
交织出和平美好的画卷
他们,曾是钢铁的城墙,为维护国家和平、人民幸福无私奉献;现在,他们是法治的捍卫者,守护着正义的天平。值此八一建军节97周年之际,发现律师事务所特邀律所部分退役军人律师,讲述他们的军旅生涯和律师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戎马倥偬的军旅岁月,把敬意献给这群“最可爱的人”!
曾钰欣律师
专职律师
业务领域:刑事辩护、商事纠纷
行业领域:金融机构、科技与通讯、媒体、数据保护与信息技术
曾钰欣律师曾任前解放军某部上尉军官,有过9年的军旅生涯,历任学员,排长,副连长,装备助理,2019年军官复员退役,2020年成为律师。目前,曾钰欣律师主要执业方向刑事辩护,企业合规,商事纠纷。2023年、2024年,曾钰欣律师两次被评为司法部“公益法律服务之星”。
曾钰欣律师说,律师和军人在社会发展的目标下角色很相像,可能自身并不是生产力,但却是生产力能够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同时,律师和军人又同样是需要情怀才能做好的工作,保持为国为民、坚守正义的初心,是做好两份工作的必要品质。
陈刚律师
专职律师
业务领域:财税法律、婚姻家事法律
行业领域:金融机构、私募股权、科技与通讯、医疗健康与医药、国防军工
陈刚律师曾有过19年的军旅生涯。军校毕业后,先后在步兵第149师、13集团军防空旅、13集团军装备部、成都军区装备部机关和西部战区陆军机关工作,获得过全军装备理论研究二等奖,当选过精武标兵,立过三等功。他于2018年退出现役,入职发现律师事务所,现在是一名专职律师,同时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具有税务师、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
陈刚律师说,自己当初选择军装并为之奋斗了近20年,如今选择了律师职业,也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勉尽责办理每一个受托事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陈刚律师认为,军人为人民服务,律师为当事人服务;军人的武器是枪炮,律师的武器是法律,两者看似身份迥异,实则有许多共同特质。都讲求忠诚、使命和担当,都要有莫大的决心和强大的心理。在陈刚律师看来,无论是诉讼庭审还是并购融资,都需要了解当事人诉求,收集整理资料,考量各种因素,灵活运用法律,这与行军打仗领会上级意图,分析判断形势,熟悉战场环境、熟练运用武器等极为相似。此外,军人和律师都要终生学习,兵无习练,百不当一;律师不学习就跟不上法律的变化。
赵浩淼律师
一级合伙人
业务领域: 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执行与保全、公司治理与股权交易
行业领域:媒体、数据保护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与咨询、医疗健康与医药、国防军工、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
赵浩淼律师于2008年以全校应届生第一的成绩考入军校,毕业后在部队历任多个职务,服役期间被第二炮兵总部表彰,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并获嘉奖。
在任连长期间,赵浩淼律师需要处理官兵的涉法涉诉问题,由此对法律产生了浓厚兴趣,2019年,自学以宜宾考区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同年通过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2020年退役后入职发现律师事务所,现为律所一级合伙人,团队主要业务领域为企业(私人)法律顾问、民商事诉讼及执行、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等。
回首12年军旅生涯,每一步都凝聚着努力与成长,高度的纪律性、极强的执行力、坚强的意志力、强烈的责任感,这些军队赋予的宝贵品质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他。“这身军装,是我逐梦军旅的序章。”赵浩淼律师说,感恩党和军队的培养,让他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茁壮成长;感恩与发现律所的相遇,让他完成军人向社会律师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