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山城重庆暑气蒸腾。在歌乐山麓的红岩派出所“市民综合调解站”内,一场关于旅游消费纠纷的调解正在紧张进行。发现(重庆)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杨坤与沙坪坝区司法局专职调解员王萍并肩而坐,耐心梳理着游客与商家的矛盾症结。这已是杨坤书记今年第10次走进这间特殊的调解室——一个由法官、警官、律师、调解员共同守护的基层法治“前哨站”。

FAXIAN LAW FIRM
红色沃土上的法治新实践:
红岩派出所的“枫桥”答卷
当杨坤书记穿过红岩派出所庄重的门廊,墙上“鸡毛蒜皮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的标语格外醒目。这座矗立于原重庆市公安学校旧址的派出所,不仅承载着31处红色革命遗址的守护重任,更直面着年均1100万人次游客、770万台次车流带来的治理挑战。
精神传承高地:发现党支部党员律师与红岩派出所党支部党员警察一起,依托深厚红色底蕴,精心打造《赓续红色基因 争当红岩传人》微党课300余期,为全国30个省份1.2万余人次注入精神力量。
部长联系标杆:2024年11月被确定为公安部部长王小洪基层联系点,2025年3月17日王小洪部长视察时高度肯定其治理创新,破解景区难题。

从法庭到调解站:
发现党支部的公益转身
2023年,红岩派出所党支部与发现(重庆)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的一纸共建协议,开启了律警协同新篇章。杨坤书记与其他11名专业力量(法官、公证员、专职调解员等)共同受聘为“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首批调解员,探索预约+值班的“双轨调解模式”。

“在法庭我们追求判决的公正,在调解站我们更追求矛盾的消融。”杨坤在调解日志中写道。他带领党员律师团队,将商事案件中的专业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调解方案。
FAXIAN LAW FIRM
红岩精神照见的初心答卷
2025年8月6日的调解结束后,杨坤与王萍调解员复盘工作时,墙上的红岩英烈照片仿佛无声的见证者。“在这里做调解不仅是法律工作,”杨坤感慨道,“每次看到游客抚摸渣滓洞的墙壁流泪,就更理解红岩派出所把游客当‘亲人’的深意。”

结语:
红梅花开处的法治星火
暮色中的歌乐山,红岩派出所调解站的灯光次第亮起。从法庭威严的审判台到调解站温情的圆桌,发现(重庆)律师事务所的党员律师们正将法律专业的星火播撒在红岩这片热土。当法治理念融入“鸡毛蒜皮”的日常,当律师袍与警服在调解室交相辉映,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红色沃土上生长出最动人的实践注脚。这抹跃动在调解站的“律师蓝”,已然成为红岩精神当代传承中不可或缺的法治底色。
从法庭到调解站,改变的不仅是工作场景,更是将专业法律力量融入基层治理末梢的使命担当。
法律人的价值坐标:不仅在于法庭上的据理力争,更在于市井街巷中化干戈为玉帛的温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