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八)
中共发现律师事务所第三支部委员会
茹愿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024年6月,在发现律师事务所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我踏上了红色之旅,来到了革命圣地井冈山,在青山绿水间追寻革命足迹,用脚步领略历史的厚重与伟大。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地,它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初到井冈山,大雨磅礴,山峦叠嶂,客车一直向山里开了半小时都未见平地,感叹昔日先辈于此又是何等的艰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遥想当年,红军战士们没有步枪与大炮,仅身穿布衣,手持红缨枪,穿梭于大山之间,其英勇之姿,英雄豪气,令人肃然起敬。
首日,我们登高参观了黄洋界,黄洋界保卫战我军以有勇有谋的战术配合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三发炮弹轰击敌后续梯队,让敌人误以为是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便停止进攻,连夜撤出,这就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所描写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由朱德题字,建造了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黄洋界保卫战,有着重要历史的意义,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战略根据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打破敌人的第二次“会剿”,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沿着黄洋哨口,我们一路走到了“挑粮小道”,由于敌人长期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粮食供给严重不足,为稳定军心,朱德带领官兵挑粮往返100多里小道,小道其路之险,上坡每走一步都难以下脚,其路之陡,下坡稍不注意便会受伤,我们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满头大汗,在这里传唱出了著名的井冈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当年红军战士们,凭借着对党无比忠诚的大无畏精神,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在此地抗击敌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片神圣的土地。
“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我们走进茅坪的八角楼,因井冈山常年下雨,十分潮湿,毛主席脚受伤严重,只能在八角楼的二层养伤,主席点着一盏破旧的油灯,在此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山而建,便是取材于茅坪八角楼的造型,犹如一盏青铜制的油灯,象征着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
次日,我们来到了井冈山博物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馆内陈列的革命文物,昭示着那段光辉的历史,我们驻足注视着纪念馆里的一帧帧发黄的照片、一支支泛黄的火药枪、一把把锈迹斑斑的大刀,这些物件中定格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和为了革命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我来自贵州遵义,那里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伟大转折之城,我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红色文化的土壤上长大成人,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我的思想血脉。 在前往井冈山前,父亲特地教我学习了《红米饭.南瓜汤》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对,艰苦的条件不会浇灭革命的热情,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此次党委组织的活动以“行走的党课”实地研学的形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更是增强了自身作为新时期青年党员对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此刻的我立足井冈山上,被这片土地承载的勇气与智慧而深深感动,胸腔涌动着炙热的情怀,仿佛穿越了冗长的时光,重回到了那峥嵘的岁月中。
茹 愿 ● 中共党员 发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具备理财规划师,基金、证券、银行从业资格。 ● 主要业务领域:民商事争议解决、建设工程领域、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等非诉业务。